粤媒解读调节费:躺在足协账户“睡大觉”,还给俱乐部算亡羊补牢

5月11日讯 近期有消息称,足协很可能开会研究归还引援调节费事宜,如果最终敲定,很多俱乐部无疑将收获一笔“救命钱”。对于引援调节费这一2017年足协推出的足协,《羊城晚报》发文给予了解读和点评。
足协当时推出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限制俱乐部追求短期成绩而一味高价引援,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影响联赛的健康经营。因此,引援调节费按计划将专款专用于资助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足球公益性设施建设等服务于长期规划的项目。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引援调节费政策带来的不是实惠,而是巨大的尴尬。
一方面,引援调节费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本质上只是足协作为行业管理协会自定的规则。即便考虑到足球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自治”属性,这笔费用依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比如因为足协开不出票据,海港引进阿瑙托维奇应支付的高达1.5亿元调节费支出,只能被集团列入“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其他应付款”予以暂时搁置。海港的理由固然站得住脚,但也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不甚公平的双重标准,毕竟,它的中超竞争对手大多“老老实实”地缴纳了这笔款项。
另一方面,除了缺乏足够合法依据、开不出票据之外,足协对于已收到的引援调节费的使用也处于停滞状态,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大量投入到有利于足球长期发展的项目之中,而是躺在足协的账户中“睡大觉”,形成了事实上的闲置乃至浪费。
如今的中国职业足球环境,已经和三四年前有了天壤之别。当年那些可以轻松缴纳巨额引援调节费的豪门球队,如今都在翘首企盼将这笔费用视为补发欠薪或是进行官司赔偿的“救命钱”。
粤媒认为,既然引援调节费此前没有发挥它原本被赋予的“促发展”的作用,那么如今被用来“维系生存”,也算是一种亡羊补牢。“引援调节费”也许很快就要成为“过去时”。这一举措失败的原因,除了一些不可抗力之外,更多地来自于足球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时的考虑不周和执行时的混乱不力,值得做进一步的复盘。
- 相关阅读更新时间
- 悲剧!越南裁判陈丁盛在体测中突然晕倒不幸去世,年仅43岁 2025-08-04 17:33
- 中超射手榜:法比奥13球位居榜首,卡扎伊什维利、基莱斯12球 2025-08-04 17:32
- 中足联联合各俱乐部发起《职业足球从业者行为守则》:十要十不要 2025-08-04 17:32
- 大连鲲城客场大胜,穆谢奎领衔3名外援在大巴车上跳舞庆祝 2025-08-04 17:29
- 记者:谢晖、大张玉宁、张成林受聘成为村超学校名誉教练 2025-08-04 17:29
- 刘凯源已抵达西班牙,准备前往比利亚雷亚尔报到 2025-08-03 19:13
- 黄健翔:一些新人小时候靠身体不抓脚法,进入一线队会反噬自己 2025-08-03 19:12
- 去年面对泰山3连败&今年3连胜!徐正源:我们全队所有人都想复仇 2025-08-03 19:12
- 8月首个主场比赛明日开打,新晋助威大使空降三镇现场 2025-08-02 19:05
- 于根伟:京津德比从来不缺少激情23名主力球员还有一定的伤病 2025-08-02 19:04